BOB.com家次公司披露增持相关公告。其中不少公司近年来多次回购公司股份,还有公司同时回购增持公司股份,大手笔回购增持频现。对于市场来说,上市公司选择回购增持有很积极的意义,可以提振投资者信心,起到稳定股价的作用,维护投资者权益。
3月12日晚间,欧派家居披露回购公司股份的进展公告,公告显示,截至2023年3月10日,公司通过股份回购专用证券账户以集中竞价交易方式回购公司股份23.9万股,占公司目前总股本的0.0392%,成交总金额为2999.06万元。该公司前期披露回购计划,拟以1.25亿元至2.5亿元回购公司股份。
同日,恒瑞医药披露回购完成公告,截至目前实际回购公司股份1679万股,回购总金额为6.01亿元。轻纺城公告回购进展称,截至目前已累计回购股份约1.08亿股,已支付总金额为4.81亿元。公司前期披露回购计划,拟以4.1亿元至8.1亿元回购公司股份。
增持方面,3月12日,恒力石化披露关于实际控制人、控股股东及其一致行动人增持公司股份的进展公告,公告显示,截至2023年3月12日,控股股东之一致行动人恒峰投资(大连)有限公司通过上交所集中竞价交易系统累计增持公司股份997.71万股,占公司总股本的0.14%,累计增持金额为1.50亿元。前期公司实控人及一致行动人计划以自有资金增持公司股份7.5亿元至15亿元。
数据显示,3月10日至3月12日,沪市已有38家次公司提交回购进展相关公告。增持方面,3月10日至3月12日,沪市共计15家次公司提交增持相关公告,其中4家披露新增增持计划,11家披露增持进展,涉及恒力石化、中信证券等大中型公司。
从今年的新增情况来看,今年以来沪市公司回购增持的热情较高,累计新增披露回购方案14家次,BOB.com拟回购金额上限达28.22亿元;新增披露增持计划12家次,拟增持金额上限16.99亿元,涉及四川路桥、重庆银行等多家沪市公司。
记者注意到,近年来,不少沪市公司进行了多次回购。例如钢铁行业龙头宝钢股份,2021年至今,公司共6次回购公司股份,累计回购金额达36.3亿元,有效地维护了上市公司价值和投资者权益,提振市场信心。
还有顾家家居,近年来多次回购公司股份。公司于2019年启动第一期回购股份计划,累计回购金额达4.21亿元,并于2021年实施公司员工持股计划,在坚定市场对公司发展信心、维护公司价值的同时充分调动员工积极性,有效将股东、公司、核心团队利益紧密结合,促进公司长远发展。2022年10月,基于对未来发展前景的信心和公司价值的认同,公司发布第二期回购股份计划,拟增持金额3至6亿元,用于可转债转股,股权激励或员工持股计划。截至2023年3月12日,公司通过集中竞价交易方式已累计回购股份68.89万股,成交总金额为2648万元。
基于对公司未来发展的信心及内在价值的认可,还有一些沪市公司选择同时增持和回购。叉车产销行业杭叉集团2022年至今持续回购公司股份,预计回购总额不超过2亿元。2023年2月期间,公司股价一度超过回购价格上限20.95元,公司随即大幅上调回购价格至30.85元,保障了回购的顺利实施。同时,2022年以来,公司大股东、董监高持续增持公司股份,彰显了公司及管理层对于未来发展的信心及内在价值的认可。
电信运营商中国移动一直以来高度重视高质量发展,积极促进价值实现。2022年,公司回购港股1542万股,约合8.66亿港元,获实际控制人增持A股2621万股,约合人民币15.09亿元(计划累计增持金额不少于人民币30亿元且不超过人民币50亿元)。公司预计2022年全年派息率将比上年进一步提升,2023年以现金方式分配的利润提升至当年公司股东应占利润的70%以上。大额回购、增持和派息率的提升,充分彰显公司及实控人对未来发展的信心和内在价值的认可,以及对股东权益的重视。
在选择增持回购的沪市公司中,不乏大手笔增持回购。例如恒力石化,前期公司实控人及一致行动人计划以自有资金增持公司股份7.5亿元至15亿元,截至目前合计增持公司股份998万股,增持金额1.5亿元。
华创阳安选择承债式回购彰显对公司未来股价的信心。3月12日,公司披露的关于回购股份进展公告显示,截至2023年3月10日,公司通过集中竞价交易方式累计回购股份41,241,103股,占公司总股本的比例为1.82%,累计支付的资金总额为3.05亿元。公司2022年4月发布的股份回购预案显示,公司拟采用公司发行债券募集资金等合法渠道取得的资金回购公司股份2亿元至4亿元。
中金公司表示,历史经验显示,上市公司及重要股东的回购和增持行为在公司股价处于历史偏低位置时有积极意义。
川财证券首席经济学家、研究所所长陈雳告诉记者,企业通过股份回购、股东通过增持能向市场释放积极信息,提振投资者信心,起到稳定股价的作用,维护投资者权益。重要股东对公司未来发展有信心,也会选择在合适的时机增持股票。
申银万国证券研究所首席市场专家桂浩明也对记者表示,上市公司回购及高管增持股份,一方面是上市公司存在维护股价的意愿,部分公司也期望借此增强投资者信心;另一方面,现金流充裕的公司在股价较低时进行回购,有助于改善净资产收益率等财务数据。(记者:李静 北京报道来源: 经济参考网)
3月8日晚间,中国联通披露年报并召开业绩说明会,年报显示,公司2022年实现营业收入(合并报表)3549.44亿元,同比增长8.30%;归属于母公司股东净利润72.99亿元,同比增长15.80%,BOB.com同比增速实现近三年新高。 《经济参考报》记者注意到,目前三大电信运营商已齐聚沪市,以它们为代表的通信、计算机、BOB.com软件、信息技术服务等数字产业公司,在数字经济浪潮下,行业增长...
12月14日,微导纳米开启申购。公司申购代码为787147,拟公开发行股票4544.55万股,其中网上发行772.55万股,发行价格为24.21元,单一账户申购上限为0.75万股,申购数量为500股的整数倍,顶格申购需持有沪市市值7.50万元。 资料显示,微导纳米以原子层沉积(ALD)技术为核心,主要从事先进微、纳米级薄膜沉积设备的研发、生产和销售,向下游客户提供先进薄膜沉积设备...
近期,保险板块增持、回购动作频频。10月以来,港股上市公司友邦保险已进行5次回购,涉及金额超过5.3亿港元。此前,中国平安已完成去年8月发布的回购计划,累计回购A股股份逾1亿股,耗资约50亿元。同时,近期险企股东和高管增持动作也频频出现。 分析人士认为,保险板块的大量增持和回购,反映了保险业管理层普遍认为目前股价被低估,同时表达了对未来长期向好发...
今年以来,A场持续震荡调整,产业资本则逆势加速入场。最新数据显示,A场增持回购行为不断升温,年内共有574家公司实施回购计划,累计回购金额达373.04亿元,172家公司重要股东增持,公司家数均超过去年同期。 业内专家表示,产业资本的举动,一方面有利于向市场释放积极信号,提振A场信心,促进市场保持稳定运行,另一方面也有利于上市公司建立成熟...
12月30日,沪市2021年年报预约时间表出炉。 ST熊猫、开开实业将率先上阵,拟于2022年1月28日递交2021年成绩单,这也是农历春节前沪市公司发布的首批年报。虎年春节后,方邦股份、兰石重装、晶丰明源将依次于2月17日、19日和24日发布2021年年报。其中,方邦股份将拉开科创板2021年年报披露的序幕。 2022年2月26日,沪市公司2021年年报将进入集中披露期。金博股...
版权声明: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海峡导报(台海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免责声明:台海网转载自网络的文章和图片,仅为传递更多信息之用,不代表本网的观点和立场,内容仅供参考。
如我们使用了您的作品(包括文章和图片),请作者与本网联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现在本网,可联系我们要求撤下您的作品。